人類作家要被 AI 取代了?Glorbo 事件和好萊塢大罷工說明了一件事

by Jelena耶萊娜
發布於: 上次更新:

今年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簡稱「生成式AI」) ChatGPT 狂潮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至少也都聽說過),
其實隨手打開App都能看到人工智慧早就在我們身邊,最明顯的就是 iPhone的Siri、各種 AI聊天機器人,
許多的銀行App或網頁都有提供所謂的「智慧助理」、「AI小幫手」之類的功能。

由於現今的生成式AI已能夠寫出類似於人類所寫出的內容,無論是在語調、體裁,或是用字遣詞上都能做出調整,可以應用的地方非常多,延伸出的商機無限大,因此各家科技公司和大型企業無不爭相進行研發。

但是,AI畢竟是人類創造的,資料數據也都需要持續餵養,所以….Jelena個人是相信,「AI是可以,也能夠,也有可能,說謊的????」 (都說家教很重要了,那人類自己都愛說謊,還能指望教出的孩子不說謊嘛?)

只不過,這種「說謊」,與我們個人選擇說謊的成因”可能”不盡相同,因為AI不是生命,只是技術。
(當然日後是否會進化神速,以至於 AI 也產生出自身的”類人類”意識,科技業或學術界都已提出了各種看法)

如果是只是透過蒐集資料、重新整合、輸出資訊,以及人類施以的特殊訓練,那麼最終輸出的內容,當然可能存在矛盾,或是與事實不符的情況。


(例如好幾次Jelena只要稍加反駁、或提出疑慮時,chatGPT常常都會”秒變臉”,改變說法,道歉說 “抱歉,你說的才是對的,我剛才的答覆錯了….” 弄得我一頭霧水,而且我明明沒有要耍它的意思,是真的覺得疑惑,希望確認正確答案到底是哪個…

AI “說變就變”的風格也令我不得不覺得…AI老兄,您就不能再堅持一下,有點自信嗎?????您這樣我還是不確定到底哪個是正確的阿… )

回到AI明顯有可能說謊的情形,最簡單、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無論是向沒有實體的chatGPT生成式AI直接提問,或是那些在聯合國日內瓦人工智慧(AI)峰會上直接與現場真人對話的仿生機器人,

當AI被問到「AI是否會搶走人類的工作?」時,
AI的回答台詞總是幾近相同:「不會。AI只會扮演協助、輔助角色,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

但是…這個答案本身就已經是赤裸裸的謊言

聯合國日內瓦人工智慧(AI)峰會



姑且先不提AI或機器人在短短的幾年內有可能(或已經)被用來取代一些技術含量偏低、甚至是偏高的工作,

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中國、包括台灣等各地都已出現的機器人餐廳服務機台 (會走動、端盤子收盤子的那種),以及AI客服,AI製圖 (例如 Midjourney)等等,

難道無形之中,AI不是已經取代了許多需要更多人力的工作崗位嗎?

看看最近這一年有關使用AI的爭議,就不難看出AI到底會不會威脅到人類的飯碗了。


Glorbo 事件-誘騙AI為「不存在的事實寫新聞

Reddit 上《魔獸世界》論壇的用戶 kaefer_kriegerin 發表了一篇貼文,表達了對即將推出的新功能「Glorbo」 的興奮與期待心情。

問題是,魔獸世界並沒有要推出名為「Glorbo」的新功能或角色,因為整件事的目的,是為了要誘騙人工智慧 (AI) 撰寫出一篇關於魔獸世界假功能的文章並發布出來。

無論用戶的目的是單純為了惡搞AI (有人說現在AI的問世也提供了人們另一種新娛樂–惡搞AI❓ ),
還是出於其他目的,
(外國有報導提到,《魔獸世界》Reddit 子論壇用戶的成員懷疑他們的文字被機器人提取並用來創建新聞報導,所以才會這麼做)

Glorbo 事件都證明了一件事企業已經在使用AI取代人類的部分工作,
在論壇上自動蒐集內容,自動生成新聞,然後發布出去。

當Reddit用戶成功騙過這個辛勤工作的機器人,讓這個AI蒐集完內容後,
AI機器人果然不負眾望,
在一個名為 The Portal 的網站上將「Glorbo 功能即將到來這個假話題寫成了一篇新聞並發表出去。

雖然負責管理The Portal 網站的公司 Z League不久後已刪除了該篇文章,但不少人直指,
顯然企業已經開始採用AI機器人生成各種內容,包括新聞
也就是取代人類記者或作家的趨勢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因為如果可以選擇,一定會有企業不希望向人類作家支付成本高昂的稿費,而是用成本低廉的AI來完成工作。

Hollywood (好萊塢)大罷工-AI 可能造成的威脅


0826 We are not in severance

(圖說: 好萊塢大罷工。 Source: 維基百科)


這是史上頭一次好萊塢演員工會與好萊塢編劇工會同時罷工的事件,
希望能藉此與代表製片方的電影和電視製片人聯盟 (AMPTP) 針對已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分歧去達成某種協議。

有不少網友整理了好萊塢罷工事件的背景與因素,發現主要分歧是出在分潤和AI的應用兩大問題之上。
(也涉及了串流平台生態系統)
撇開分潤機制不談,光是 AI 應用這部分就已經對分潤機制帶來了潛在的可怕影響。

人工智慧(AI)的各種應用原本就是漸進式的,過去這些電影編劇也不乏有採用AI軟體協助凸顯劇本細節或故事張力的情形。

但是,這次工會為何要主張”爭取禁用AI條款”?

原因在於,當生成式AI問世並受到廣泛採用後,以往只扮演”助手”、”副手”角色的AI工具,
日後可能會”轉正”變成主編或真正的編劇,也就是由AI來主導或生成故事 (劇本) 的架構或草稿,
再讓人類”副手”進行改寫、調整或細化的工作,

領到的酬勞可能不再是真正的編劇酬勞,而是”改寫”酬勞,或是比原先更低的酬勞
(主角和配角的酬勞能一樣嗎?)

這就類似於由來已久的「機器譯後編輯」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MTPE),
同樣也是自Google翻譯這種便利應用出現後,逐漸衍生出用來取代人類翻譯員工作的一種工作型態。

也就是說,MTPE工作的酬勞不是真正的翻譯酬勞,而是讓AI機器人擔任主要的翻譯員
再交由人類翻譯員改寫、調整、修正,

即使修正的比例高達90% (大家都知道機器翻譯錯誤很多),
人類翻譯員被支付的酬勞名目仍然只是作為”副手“的 “校對”費率

回到好萊塢工會的訴求,由於既存的分潤制度,原本就已存在許多有失公允的情況,
一旦日後製片人聯盟開始大量採用AI進行主要編劇的工作或其他類似的核心工作,
無疑等同於讓原就不理想的分潤制度更加惡化。

不過先前已傳出,好萊塢製作方拒絕在”不使用AI” 這件事上做出妥協,
編劇們也提到,電影使用AI編劇本這件事目前甚至還牽涉到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

因為誰都不能確定,AI產出的作品是否具有版權。
理論上,電影製片方也不會花費5000萬到1億美元去拍攝一個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擁有版權的劇本。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有哪個資方會願意承諾放棄使用成本更低的AI工具呢?

好萊塢演員日後難保不會也面臨到是否可能會遇到AI換臉技術、販賣自己臉部生物特徵等各種問題。
(2022年布魯斯·威利 (Bruce Willis) 就已發生自己的臉被放到俄國的廣告中,但他本人已否認有銷售自己的臉部畫面使用權給對方)

布魯斯·威利 (Bruce Willis) 出現在不曾參與拍攝的廣告中


Glorbo 事件和好萊塢大罷工說明了什麼?


Jelena自己"個人的結論"是,Glorbo事件和好萊塢大罷工只能說明了
AI明擺著就會奪走人類的工作,即使有很多新興或更高階的工作也因AI而生,
但被奪走工作的數量應該還是趕不上新誕生工作數量。 (至少目前是如此)

每個人都應準備好不斷精進自己,關注新的趨勢,
而不是持續被溫水煮青蛙,你覺得呢?
🙂

1555400582003332977

oeya url image

1551755471792976134

oeya url image

探索更多來自 遠距生活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