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好用 AI 圖片網站】生成填色,隨心添加元素,完美融入畫風 🖌️🌟(Adobe Firefly)|搭配去浮水印工具 PicWish

by Jelena耶萊娜
發布於: 上次更新:

Adobe Firefly 是一款超好用的 AI 圖片網站/工具,可以生成填色,隨心添加元素,並且完美融入畫風,毫無違和感,

搭配去浮水印工具 PicWish,就能達到理想的製圖效果!

隨著 AI 手機如 Google 的 Pixel 或三星 (Samsung) 的 S24 系列推出後,AI 作用在拍照功能之上也開始蔚為風潮。

我之前曾在一支短影片上看到 Photoshop (PS) 的新 AI 相片編輯功能,可以在一張實拍拉麵照上加一點料。當時看到後就覺得天阿也太逼真太好用了吧…

不過很可惜的是 PS 的那種功能要訂閱付費,對於不確定是否會經常使用到這種功能的人來說,可能就暫時不會考慮購買了。

儘管如此,Adobe Firefly 的 “生成填色” 卻是擁有類似功能,可以作為平替選項的工具之一,重點是可以免費使用!

今天,我也嘗試著 “還原” 一下那支我看到的影片,也來試試看在一碗拉麵上加一些調料蔥花,結果發現效果真的很讚!😊 (但是老話一句,現在的照片好像也都愈來愈不可信了 )

⚛️推薦閱讀:【9 款免費 AI 繪圖軟體推薦🎨】實測心得揭秘,原來 AI 繪圖如此簡單好用!💻



AI 圖片網站 —— 1步:登入➡️ Adobe Firefly 網站

進入 Adobe Firefly 網站,選擇「生成填色」功能 (如下)

031212 2


第2步- 上傳影像 (相片或圖片)

把想要“加點料” 或 “移除掉某些東西” 的相片或圖片,以拖曳或點選檔案的方式上傳上去。

031201 2


第3步- 選擇功能 & 相片中的位置 + 輸入指令

由於本例是要 “添加東西” 進去,所以我選擇畫面左側中的 “插入” ,然後選 “新增” 。 (下圖)

031202 2


之後,在圖片中用畫筆塗抹出要加蔥花的區域 (下圖中的白灰處),然後在下面的指令框中輸入 “加上一些青蔥碎末點綴”

031203 2



AI 生成完結果後,會顯示出大約三張圖供你選擇。如果不滿意,也可以點選下圖中的 “更多” 處,讓AI再產生出幾張成品。

本例我決定採用最左邊的那張 (即第1張),點選完第一張圖片後,點按一下右邊的 “保留” 鍵。(下圖)

031204 2


第4步- 下載相片(圖片) +去除浮水印

下載相片

點選畫面右上方的 “下載”,就能把添加了蔥花的相片下載到自己電腦中。 (下圖)

031205 2


不過,下載出來的圖片,會有 Adobe Firefly 的浮水印 (下圖) 因此我們可以採用一些線上免費工具來消除這些痕跡。

031206 2


去除浮水印工具 -➡️ PicWish

市面上如今已有許多可以去除水印或是移除掉物件的線上工具,這次我選擇了 PicWish

前往PicWish網頁後,可以看到它其實也有提供許多AI圖像處理工具、圖片編輯工具等等,如下圖。

其中也有一個名為 “去浮水印” 的工具。

031207 2


不過,這次我要用的是另一個叫做 “免費AI消除筆” 的工具。 也就是一開始 進入 ➡️ PicWish 頁面後看到的那個工具。 (下圖)

031208 2


上傳要去除浮水印的圖片檔後,調整一下筆刷大小,可看到我在畫面左下角塗抹了 Adobe Firefly 的浮水印顯示處,

然後,點選畫面右上方的 “開始去除”。(下圖)

031209 2


之後,就能看到相片中原本左下角的 Adobe Firefly 浮水印被移除了。

如果不滿意想重來,可以點選下圖左邊框中的 “撤銷” 回到上一步,或直接點選畫面右上方的 “保存”,把圖片下載下來。 (去水印後的相片中有顯示一排英文,只是告知用戶下載後那排英文字不會跟著出現)

031210 2


之後,一張 “加了蔥花” 但是不含浮水印的加工照就完工了~~ (下圖)

(P.S. 下圖照有經過調亮一點,其實這張拉麵照也是AI生成的,不是真相片,因為我一時半刻來不及跑去拉麵店拍一張,但又很想重現之前看到的短影片效果😅 )

031211 2


Adobe Firefly 生成填色工具,讓新增的元素完美融入影像風格,使相片 (圖片) 毫無違和感

Adobe Firefly 的這項生成填色 (Generative fill/ AI image filler)功能,可以把新增進去的元素完美配合原本的影像風格,

讓整體圖片沒有出現明顯的格格不入之處,這也是我不斷成為 “回頭客” 的主要原因。

雖然免費版的工具有水印要消除有些麻煩,但其實也就是多了兩三個小步驟的事,真有需要時,還是非常值得使用的。

在這個快節奏的數位時代,視覺內容已逐漸成為了人們溝通和表達自我的直覺性方式之一。

無論是寫業務報告、製作PPT檔、寫作業、在社群媒體上貼文或是自媒體等各種用戶,對這類工具的需求將有增無減。

可喜的是,這些工具已有許多愈來愈易於上手,也無需安裝任何軟體。唯一要擔憂的是,我們可能會愈來愈失去判斷真偽的能力了~😅




探索更多來自 遠距生活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You may also like